据悉,在2019夏季达沃斯一场探讨亚洲经济话题的分论坛上,英语同声传译的内容影响现场媒体记者获得信息的准确性,导致网友对蒙牛提供给国际和国内市场的产品品质产生误解,引发一场本可避免的误会。
事实上,早在2016年,国家质检总局、国家认监委启动了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"同线同标同质"工程,旨在适应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,引导国内相关产品进行品质升级。该标准要求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,按拍照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,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。
蒙牛作为首批通过了国家出口内销产品"同线同标同质"审核并全国公示,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此认证的乳品企业,其产品显然能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保持一贯的高品质,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放心、安全的乳制品。近日,出口产品内外销"同线同标同质"促进联盟考虑到,"三同"产品的包装没有显著标志,消费者无法识别,企业可申请在包装上运用最新三同产品溯源标志。消费者可以通过标志上的二维码,了解生产企业情况和产品出口情况。
可以预见,紧接着三同标志的推广,越来越多消费者将了解、购买在国内外市场保证统一标准的产品。蒙牛作为首批入选的乳企,将有更显著的标志彰显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对蒙牛国际化品质的认可,也能避免此次出现的"蒙牛式误会"。